新闻媒体


劲思东北米真的这么好吃吗?

发布时间:

2022-06-07


劲思东北米真的这么好吃吗?东北大米为什么这么好吃?今天就回答你这个问题。

劲思东北米的特点是米香,有粘性。好的东北大米,一打开就能闻到沁人心脾的米香。入锅蒸熟后,晶莹剔透的米粒缠绵在一起,闪闪发亮。滚烫的白色空气中弥漫着米饭的香味,吃在嘴里,自带甜味。我八十多岁了,现在看到米包上的“东北”二字,还会点头说“东北米好,又香又粘”。

不同于地域口味和自豪感导致的口味偏差,劲思东北米的美味可以用数据定量评估。有一种“黑科技”叫做“大米口味仪”,可以检测大米的水分、蛋白质、直链淀粉、口感值、等级等。

在这一系列的评定标准中,劲思东北米直链淀粉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大米的口感。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大米,高温蒸煮时会有粘粘的口感,形象气质好,米粒清晰有光泽;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外观会稍差,颜色较深,口感干硬,尤其是冷却后。

劲思东北米

中国人对东北大米的青睐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人们发现了埋藏在这片黑土地上的“黄金”。《新唐书·渤海列传》记载“鹿城之米”:其米重如沙,亮如玉,乳如汤,清香四溢。其粒长而白,俗名“本地鲜”。鹿城所在的伊通河,就是今天吉林省安图县石门镇一带,至今仍是吉林重要的水稻产区。

清朝时,喜欢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在松花江边吃了一口晶莹绵软的吉林大米。他被御厨培养出来的考究的品味瞬间折服,不禁赞叹连连:山连着河,水不停,稻花满百里盈。一碗粗白米饭,味道鲜美,在草地上享受宁静。

中国东北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朝鲜带来了日本育种技术培育的稻种,这些稻种在中国东北“生根”,并种植多年。但由于东北冬季漫长寒冷,引进的水稻品种总会有一些“水土不服”,于是从上世纪50年始,东北当地的农技人员开始育种,一次次“优中选优”,才有了今天的东北水稻和劲思东北米。

好的品种需要人工“选择”,生长环境是“对水稻的赏赐”。东北黑土肥沃,每一厘米的黑土层都需要200到400年的演变。人们用“一两土两油”来形容它的珍贵。此外,劲思东北米在东北稻区日照充足,全年总日照时数2400-2900小时。优越的光能资源对水稻高产十分有利。由于高寒地区生长缓慢,一年只产一季粮,劲思东北米有更多的时间积累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所以劲思东北米自然“出圈”。